昨天晚上收到杜郎的QQ 消息,发了张截图和一个地址。的确在这之前确实没有看到过任何相关的消息。
正式通报:
在前几天写的文章《天启Z:完结的起点》中,我还说过恶性事件可能会越来越多,不想这才几天这更恶劣的事件就出现了。
问题的本质在于这种无差别犯罪,基本是上无法避免的。反社会人格的恐怖袭击才是这件事情的正常解释。按照 4% 的反社会人格比例(美国),那么周围的这种不确定性因素就可以想象到底有多少了。
在《POI》中,Finch 建立了一套人工智能系统-machine 用来监控各种可能存在的恐怖袭击以及危害人身安全的系统。以便在恶劣事件未发生之前阻止事件的发生。这部美剧,到现在在我的观影记录里面依然是属于满分评价,强烈推荐的。与国内的大多数刑侦类型的电视剧不同(近几年),国外的这种警匪题材的影片,往往更加的写实一些,我说的写实是针对犯罪现场或者凶手心理的侧写。受限于各种审核政策,大尺度剧集在国内自然无法上映。
经常看这种刑侦剧,或者说美式 R18 级别的限制片,给我带来的最大的好处就是,成功的拉低了对于人类这个动物的下限值的期望。各种飞来横祸或者莫名其妙被害,并不需要受害者与凶手有什么交集,自然也不需要什么理由,小姐姐经常说,你这看个恐怖片都能看出人生哲理来。太多人对于人类道德下限其实是没有认知的,而我自己对于这种下限的不断降低,跟自己的道德底线的降低也有关系。
曾经自己也是那种眼里揉不得沙子,黑白分明的人。然而,在这几年过去之后,自己的道德底线也在不断的降低,从黑白分明,依然到了是非混淆的地步。意识到这个问题之后,现在偶尔要做的事情,就是三省吾身,不让自己堕落的太过于严重,也是怕在作死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今天看到有人在推荐《当良知沉睡:辨认身边的反社会人格者》 ,简单的翻看了一部分,感觉写的还算不错。读书,我喜欢的是里面各种变态杀戮或者是恶心恐怖的内容,不喜欢那种长篇大论讲大道理的,最反感的就是那种爹味,我要自己去想,而不是你告诉我。里面对于反社会人格的定义还是有些参考意义的:
如果一个人至少拥有以下7个特征中的3个,那么这个人在临床上就足以被确诊为患有“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1.无法遵守社会规范;
2.惯于欺骗和操控他人;
3.行事易冲动,无法提前做出计划;
4.易怒,具有攻击性;
5.毫不顾及自身或他人的安危;
6.一贯不负责任;
7.在伤害、虐待他人或偷窃他人东西之后毫无悔意。
如果一个人同时表现出上述任何3项“症状”,许多精神病学专家就足以据此推定他患有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在其他研究人员和临床医师中,有很多人认为美国精神医学学会的定义更像是对“犯罪”(criminality)的描述,而不是对“精神病态”或“反社会人格”的描述。4他们指出,反社会人格者这个群体还有其他一些记录在案的特征,其中一个比较常见的特征就是他们能说会道,表面上很有魅力,可以借此诱惑别人,而这里的诱惑不单单指两性之间的吸引力。反社会人格者身上的这种光辉和魅力,起初让他们看上去比周围的那些正常人更迷人、更有趣。他们比其他人更随性、更热情,在某种程度上更“复杂”、更性感、更令人愉快。这种“反社会人格魅力”有时会伴随一种浮夸的自我价值感,起初可能很有说服力,但仔细观察之后会显得奇怪甚至可笑(比如“总有一天这世界会见识到我的不凡”或是“要知道,我会让你遇到的所有异性都黯然失色”)。另外,反社会人格者比正常人更加渴求刺激,这是他们经常罔顾个人安全做出危险的举动,或在社交、财务或法律方面铤而走险的原因。他们的特色能力是能够诱使别人和自己一起冒险,并以病态性说谎、哄骗以及依附朋友,成为“寄生虫”而著称。不管这类人受过多高的教育或者有多高的社会地位,他们在未成年时期都可能出现过行为问题,有时还可能包括药物滥用或青少年犯罪,而且他们永远都不认为自己应该为惹出的麻烦负责。反社会人格者也以情感淡漠而著称,他们或许会把自己那空洞易逝的情感说成是情深意浓,实际上却是麻木不仁。5他们一点儿同情心都没有,也没有兴趣与配偶建立真正的情感纽带。一旦剥离他们表面的光环与魅力,我们就会发现他们的婚姻是一厢情愿的,完全没有爱情基础,而且往往维持不了多久。如果说反社会人格者的配偶在他们眼中有价值的话,那是因为配偶被看成一种财产,反社会人格者可能会为失去这一财产而感到愤怒,但从来不会为此难过,也不认为自己应该对配偶的离去负责任。以上这些特征,再加上美国精神医学学会列出的几种“症状”,就是我们绝大多数人完全无法理解的那种缺乏良知(我们必需的第七感)的心理状态在行为上的表现。
然而,跟多的情况是,自己周围不见得有,但是鉴于人群基数,这个数量就变得异常可观。人员密集处难免会有那么几个。
基于《POI》的技术来实现防患于未然,自然不现实。那么,就只能自己识别风险,尽早远离,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